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Journal of Xi′an Physical Education

发展论坛

  • 新时代高等体育院校的使命担当与发展战略——基于西安体育学院的改革实践

    李富生;

    新时代高等体育院校承担着为强国建设培育高层次体育人才的历史重任。面对新形势,要把握高等教育立德树人是根本、办学特点须明确、人才培养最关键的新要求,以强大的思政引领力、人才竞争力、科技支撑力、社会协同力、国际影响力全面提升高等体育教育质量。西安体育学院明晰改革思路,落实改革举措,提出体育强校、本科强校、科技强校、人才强校、管理强校“五个强校”战略目标,系统谋划了“十项改革发展工程”,以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高等体育院校应当顺应新时代改革发展实践要求,把握规律、凝聚共识、统筹推进,共同开创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

    2024年05期 v.41;No.203 561-5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8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9 ]

特稿

  • 发展体育用品制造业新质生产力的理论审视与实践路径

    张瑞林;金礼杰;王志文;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体育用品制造业融入“制造强国”建设大局的重要创新路径。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研法等研究方法,探究体育用品制造业新质生产力的理论内涵和应用体系,并提出实践中的发展难点和举措。研究认为,体育用品制造业新质生产力的形成源自制造领域多种新兴技术的革命性突破,以及数据要素的创新性配置,促成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的产业深度转型,具有降低生产成本、打造服务型制造、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价值。在应用层面,发展体育用品制造业新质生产力,需要人因科学、材料科学、数据科学、环境科学、管理科学等知识创新,以及制度、人才、标准、基建等条件保障,并应用于产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营销服务等关键环节。针对在政策制定、创新深度、科技投入、人才供给、成果落地、数据利用等方面的难点,从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加强专业人才培养、推动“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等4个维度提出实践路径。

    2024年05期 v.41;No.203 568-5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5K]
    [下载次数:16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 ]
  • 体育运动分子传感器联盟数据库的研究现状与应用前景

    崔庆华;崔春梅;

    适当的体育运动对细胞乃至整个机体有益已被广泛认可,但是其背后的机理仍然不清楚,如体育运动影响了哪些组织器官、细胞乃至分子靶点等。科学回答这些问题对于制定更好的、智能化和个性化的运动处方具有积极作用,但前提是要清楚体育运动所引起的机体分子水平的改变。在组学时代,相应的组学数据显得至关重要。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共同基金资助的运动分子传感器联盟(MoTrPAC)成立,其目的就在于对受运动影响的生物分子进行编目以构建综合全面的分子图谱,该图谱最近发布了海量的体育运动相关的组学数据,对于体育运动诸多科学问题的解答奠定了重要的数据基础,对体育及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和应用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2024年05期 v.41;No.203 579-5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4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体育人文社会学

  • 数字时代高校体育专业教师数字素养的价值意蕴、现实挑战及提升路径

    方千华;张阳;

    进入数字时代,高等教育数字化成为新时代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高校体育专业教师数字素养则是贯彻落实国家重大决策、推动体育专业教育数字化转型、实现体育专业教师数字化育人以及促进高等教育公平的关键。我国高校体育专业教师数字素养培育仍存在制度匮乏、主体受缚、软硬件缺失、培训失位等问题。从完善顶层设计、重塑数字理念、夯实数智基建、强化培训供给等方面,提出了数字时代高校体育专业教师数字素养的提升路径。

    2024年05期 v.41;No.203 583-5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9K]
    [下载次数:6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3 ]
  • 新世纪以来世界杯足球场建设与赛后利用经验研究

    陈元欣;赵悌金;袁佳;刘然祺;

    对新世纪以来世界杯球场建设与赛后利用的经验与不足进行深入分析,可为我国足球场建设与赛后利用提供借鉴。研究发现,日本、德国球场赛后利用较好,南非、巴西、俄罗斯球场赛后利用不佳,但其在建设与赛后利用方面亦有特色。世界杯球场的建设与赛后利用经验总结为:多元筹措建设资金,缓解财政负担;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打造绿色球场;改造利用现有球场,降低建设成本;赛后削减球场容量,降低运维成本;多元复合利用球场,丰富运营内容;引入职业体育俱乐部,助推职业体育发展;引进专业管理机构,提高运营能力;成为城市更新载体,提高城市服务能力。

    2024年05期 v.41;No.203 592-604+6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6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新型举国体制下我国竞技体育体制机制改革:形势、困境与路径

    彭国强;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阐释新型举国体制下我国竞技体育体制机制改革的理论问题,对于探索中国特色竞技体育发展新道路、加快推动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系统梳理了我国竞技体育体制机制改革面临的形势和困境,结合中国式现代化和体育强国战略需要,提出完善竞技体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创新路径。研究认为,加快推进国家高质量发展、深入开展经济社会改革、构建全面创新体制机制和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对竞技体育改革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我国竞技体育改革面临现实困境,主要表现在竞技体育体制机制与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趋势不适应、竞技体育发展方式与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化建设形势不适应、竞技体育内部结构与体育事业整体协调发展的定位不适应、竞技体育管理体制与国家治理能力全面提升的格局不适应。研究提出相应改革路径:构建竞技体育新型举国体制,发挥举国体制与市场机制优势互补的综合效能;培育竞技体育改革发展的新质生产力,打造竞技体育开放融合发展新模式;强化多元主体参与的“扁平化”治理,建立政府主导型竞技体育治理新体系;破除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全面提升竞技体育重点领域创新发展的内生动力。

    2024年05期 v.41;No.203 605-6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2K]
    [下载次数:4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2 ]
  • 中国特色体育赛事体系重构议题的生成与治理探索

    董传升;

    体育赛事是体育事业的重要构成,承担着推动体育发展的重要任务。为推动体育赛事高质量发展,分析了健康中国、体育强国等国家战略需求,指出重构中国特色体育赛事体系的5项议题,分别阐述体育赛事的国家使命、产品属性、社会治理、部门治理和治理成效等议题的产生和基本内涵,论证了解决5项议题的基本思路。在此基础上,提出创新中国特色体育赛事发展方式、促进中国特色体育赛事均衡发展、打造中国特色体育赛事融合发展平台、加强中国特色体育赛事治理现代化和优化中国特色体育赛事体系机制等治理策略,旨在为探索中国体育赛事体系重构方案、路径与方法提供支持。

    2024年05期 v.41;No.203 615-6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9K]
    [下载次数:2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 健康老龄化的本土化阐释与全民健身科技服务“适老化”的转型路径

    刘微娜;漆正堂;

    随着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的高速发展,全民健身科技化、信息化已是大势所趋,并与中国老龄化社会纵深发展形成重叠。全民健身科技服务可以提升养老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但也面临“适老化”不足和“过科技化”等新问题。由于全民健身科技服务“适老化”不足,积极应对老龄化必须建立“技术-标准-模式”通路和健身科技创设制度环境。具体而言,在技术研发层面,应致力于老年身体健康评价的专门化,不追求国民体质监测的系统性;在服务标准层面,应致力于穿戴式设备、运动APP、健身设施的最优组合;在服务模式层面,应致力于城乡差异和特殊人群的案例开发;在制度设计层面,要致力于养老服务体系之中的微观制度嵌入。最终目标是推动全民健身科技服务从新技术、新标准到新服务模式的跃迁,全面实现“适老化”转型。

    2024年05期 v.41;No.203 625-6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3K]
    [下载次数:2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中国老年人体育锻炼健康回报效应的变迁研究——基于“年龄—时期—世代”效应分析

    张晓丽;王欣;

    老年人体育锻炼对身心健康的影响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受微观生命历程和宏观社会进程的双重影响。基于2010—2021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的7期混合截面数据,总计覆盖22 569份老年人研究样本,使用多层交叉随机效应模型,分析了老年人体育锻炼健康回报在时间上的年龄、时期和世代3个维度的动态变化趋势。研究发现,老年人体育锻炼具有显著的身心健康回报效应;体育锻炼的健康回报在年龄上表现为“先下降后上升”;世代效应呈“下降-上升-下降”趋势,“40后”达到峰值,“50后”回落至低谷;时期效应则受全民健身政策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影响,大致经历“小幅上升—小幅下降—迅速回升-快速下降-缓慢复苏”等5个阶段。研究揭示了老年人体育锻炼健康回报的复杂性和多维性,强调持续体育锻炼在健康老龄化中的重要作用。

    2024年05期 v.41;No.203 635-6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2K]
    [下载次数:1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体育法律理论与实践

  • 运动员个人敏感信息法律保护的内在逻辑、现实挑战与实施路径

    张恩利;张佳星;邢天胜;何棚城;王新建;

    运动员个人敏感信息具有较强的隐私性与商业价值属性,对其加强法律保护有助于维护运动员的隐私权和财产权。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案例分析法等方法,厘定运动员个人敏感信息及其法律保护概念内涵,系统研究运动员个人敏感信息法律保护的内在逻辑、现实挑战及实施路径。研究发现,增强法律意识是运动员个人敏感信息保护的基础,完善专项立法是运动员个人敏感信息保护的指引,统一处理规则是运动员个人敏感信息保护的关键,加强监管是运动员个人敏感信息保护实施的保障,优化司法救济是运动员个人敏感信息保护的防线。运动员个人敏感信息保护目前面临意识缺失、立法滞后、规则混乱、监管不足、救济短板等重要挑战。完善运动员个人敏感信息保护实施路径包括增强信息保护自觉性、推动法制化建设、建立信息处理准则、构建信息防护网、健全司法救济途径等。

    2024年05期 v.41;No.203 647-6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1K]
    [下载次数:2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域外研究

  • 不同时期体育文化背景下日本体育产业发展历程研究

    原田宗彦;郭伟;王蓉;

    现代日本体育文化深刻反映了其社会变迁与时代发展,主要历经了3个标志性阶段。“昭和体育文化”时期日本体育经历了从艰难复兴到全面繁荣的发展过程,不仅推动了体育产业的进步,更在国民精神的重建中扮演了关键角色;伴随着经济的持续繁荣,“平成体育文化”时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多元化浪潮,体育产业空前兴盛,体育竞技水平显著提升,大众体育广泛普及,成为国民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迈入“令和体育文化”新纪元,体育文化更加注重创新、包容与可持续性,科技与体育的深度融合为体育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活力。基于此,从宏观角度审视日本“昭和”“平成”及“令和”3大时期,着重分析在3个不同时期背景下,体育文化特征的演变如何为体育产业发展提供独特价值。

    2024年05期 v.41;No.203 655-6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3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民族传统体育

  • 拓展与诠释:中国武艺岩画研究的内容体系建构

    郭玉成;徐在贵;刘韬光;李忠瑞;

    以武艺内容为题材创作的武艺岩画对于武术历史文化研究具有重要价值。研究立足武艺岩画实际,以交叉学科视野,从武艺岩画研究理论方法的建构与阐析、武艺岩画的地域分布与文化特征、武艺岩画的题材分类与武艺形式、武艺岩画与地域历史文化的互动、武艺岩画与地域武术文化的互证、武艺岩画与象形武术的内在联系、武艺岩画与原始宗教文化的融合、武艺岩画与不同民族文化的融合、武艺岩画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联、中外武艺类岩画的对比与分析等10个方面,系统建构中国武艺岩画研究的内容体系。着力开辟武艺岩画研究新领域,进而为充实武术研究新史料,开拓武术研究新视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武术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

    2024年05期 v.41;No.203 660-6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80K]
    [下载次数:1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3 ]
  • 中华文明标识视域下武术话语体系构建的逻辑遵循与实践向度

    袁金宝;张泽坤;

    武术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构建中国武术话语体系是彰显中华文明标识、夯实中国话语体系内在基础的应有之义。构建中国武术话语体系的逻辑遵循应当包括:厘清中国武术传承演变的思想话语,激活中国武术广布流传的生活话语,凸显中国武术丰富多元的价值话语。在中国武术话语体系构建的实践向度方面,提出了相应策略:丰富充实中国武术的优秀传统话语;夯实筑牢中国武术的民族特色话语;巩固创新中国武术的道路主体话语;继承发扬中国武术的创造创新话语;有效增强中国武术的物质表达话语。

    2024年05期 v.41;No.203 670-6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4K]
    [下载次数:1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5 ]

运动人体科学

  • 跑鞋鞋头优化降低马拉松运动员足趾甲下血肿损伤风险的有限元仿真分析

    顾耀东;岑炫震;宋杨;俞佩敏;李峰平;高顺翔;郑志艺;孙冬;

    马拉松运动员中常见的足趾甲下血肿往往与急性挤压伤或重复性创伤引起的甲床内血管破裂有关。定制化鞋楦设计可能有助于降低因跑步时踇趾频繁挤压鞋头而导致的机械性损伤风险。基于此,研究旨在探讨跑鞋鞋头结构优化对足内部生物力学的影响,进而量化马拉松跑者足趾甲血肿损伤风险。采用CT影像数据逆向重建“足-鞋”三维有限元模型,并结合实验室测量的运动学与动力学参数定义模型加载及边界条件。基于2种不同鞋头设计跑鞋分别模拟前足着地和后足着地跑步状态下足趾触地冲击峰值时刻的内外部力学变化。结果显示,与对照跑鞋相比,通过增大鞋腔内足趾受力空间能够分别降低前足着地和后足着地模式下11.4%和33.1%的踇趾最大冲击力,以及7.6%和12.8%的踇趾应力峰值。此外,第一趾骨应力峰值在2种着地模式下分别降低了36.2%和35.3%,其中在后足着地模式下第一趾骨远节的应力峰值下降达18.5%。结合对趾甲下血肿损伤的生物力学机制分析,研究认为基于鞋头结构优化的跑鞋设计可能是马拉松运动员(尤其是后足跑者)预防足趾甲下血肿损伤风险的一种有效策略。后续研究应细化鞋头参数优化的剂量效应分析,进一步明确相应鞋楦定制的最优解,明确跑鞋结构设计在跑者足部损伤预防和运动表现提升方面的作用和机制。

    2024年05期 v.41;No.203 679-6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6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5 ]
  • 咖啡因联合碳水化合物补充对男子网球运动员专项体能的影响

    刘军;王志敏;邹琪;余今红;汪琦;于志梅;

    目的 探讨咖啡因联合碳水化合物补充对于优秀网球运动员专项体能的影响。方法 对12名青年男子网球二级运动员进行握力测试、T测试、重复冲刺能力(repetitive-sprint ability, RSA)测试和网球递增变向击球测试(hit and turn tennis test, H&TTT)等网球专项体能测试。采用安慰剂对照、双盲、随机交叉设计,每位受试者分别在服用安慰剂(PLA)、碳水化合物(CHO)、咖啡因(CAF)或咖啡因+碳水化合物(CAF+CHO)的条件下进行4次测试,每次测试间隔1周。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分析服用CAF前后的安静心率(HR)和血压(BP),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摄入CAF+CHO后的网球专项体能指标测试成绩以及运动期间的HR与摄入PLA、CHO、CAF后进行比较,采用双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对运动期间的血乳酸(Bla)、葡萄糖(Glu)变化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1)服用CAF及CAF联合CHO后的收缩压显著升高(P<0.05)。(2)在握力测试中,相比PLA和CHO组,CAF和CAF+CHO组的惯用手和非惯用手握力均有显著升高(P<0.01,P<0.05);T测试中,相比PLA和CHO组,CAF和CAF+CHO组T测试时间均显著缩短(P<0.05);RSA测试中,相比PLA组,CHO和CAF+CHO组每次冲刺平均时间显著缩短(P<0.05),但CAF和CAF+CHO对于RSA测试衰减率有显著降低作用(P<0.01);H&TTT测试中,CAF组相比PLA组、CHO组,挥拍总次数显著升高(P<0.01,P<0.05),CAF+CHO组相比其余3组,冲刺完成的级数、挥拍总次数均显著升高(P<0.01)。(3)服用CHO、CAF或CAF+CHO后,在RSA测试中最大心率和平均心率相比PLA组均显著升高(P<0.05),并且CAF和CAF+CHO组最大心率和平均心率明显高于CHO组(P<0.01);H&TTT测试中,相比PLA组和CHO组,CAF+CHO组最大心率和平均心率均显著升高(P<0.01),并且CAF+CHO组相比CAF组平均心率显著升高(P<0.01),CAF组仅相比PLA组平均心率显著升高(P<0.05)。(4)RSA测试前,CHO组、CAF+CHO组血糖值明显高于PLA组(P<0.01,P<0.05),各组之间血乳酸值无显著差异,RSA测试后,CHO组、CAF+CHO组血糖值依旧明显高于PLA组(P<0.05,P<0.01),CAF+CHO组血乳酸值明显高于PLA组(P<0.05);H&TTT测试前,CHO组、CAF+CHO组的血糖相比PLA组明显升高(P<0.05),并且CAF+CHO组的血糖明显高于CAF组(P<0.05),各组之间血乳酸值无显著差异,H&TTT测试后,各组之间血糖值无显著差异,CAF组和CAF+CHO组的血乳酸明显高于PLA组(P<0.05,P<0.01),并且CAF+CHO组血乳酸明显高于CHO组、CAF组(P<0.05)。结论 网球运动员摄入咖啡因(4 mg/kg)之后,在上肢爆发力、灵敏素质、无氧能力、有氧能力等方面的提高具有显著作用,而咖啡因联合碳水化合物使用对无氧能力、有氧能力等身体素质方面有更为优异的表现,可能通过维持血糖稳定以及提高糖酵解供能系统的输出功率来提高网球运动员的专项体能。建议网球运动员在运动前1 h服用4 mg/kg咖啡因结合运动过程中含糖饮料的补充以提高网球运动成绩。

    2024年05期 v.41;No.203 686-6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3K]
    [下载次数:1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 ]

  • 七秩西体梦 奋进新征程——西安体育学院建校70周年巡礼

    <正>2024年是西安体育学院建校70周年。七秩芳华,薪火相传。我校秉承“严谨、创新、团结、拼搏”的校训精神,和中国体育教育事业同频共振,走过了一条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辉煌历程。新中国成立初期,为改变体育事业落后局面,国务院决定在“中央及各大行政区分别成立体育学院”,包括西安体育学院在内的6所体育院校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应运而生。

    2024年05期 v.41;No.203 556+6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6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