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的现实诉求、实践路径与保障机制Deepening the Integration of Sports and Education to Promote the Physical Health of Young People′s Realistic Demands, Practice Paths and Guarantee Mechanisms
杨三军;刘波;
摘要(Abstract):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和归纳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分析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影响青少年参与体育活动的因素入手,提出了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的实践路径,即:构建多维度的体教融合价值体系;建立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的多主体联动机制;理顺联动机制供需主体的关系;有效开发学校体育资源,实现青少年体质健康的可持续发展。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的综合保障机制,为推动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的提供良好环境。
关键词(KeyWords): 体教融合;青少年;体质健康;保障机制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0ATY009);; 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YTB016)
作者(Authors): 杨三军;刘波;
DOI: 10.16063/j.cnki.issn1001-747x.2021.03.016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 黄桑波,李建国.后奥运时代我国“体教结合”模式调整探析[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9,26(1):42-44.
- [2] 体育总局、教育部关于印发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意见的通知[EB/OL].[2020-09-02].http://www.gov.cn/xinwen/2020-09/21/content_5545376.htm.
- [3] 王颖,任玉勇,邱建国.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C]//2017国际体育与健康学术论文报告会暨第八届全国青年科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北京:中国体育科学学会,2017:35.
- [4] 周潇潇.台州市初中学生肥胖流行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7.
- [5] 朱士娟.山东出台学生体质健康促进新规学生手机进校园学校保管[N].济南日报,2018-09-27(2).
- [6] 中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报告[R].北京: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2018.
- [7] 邱建国.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的长效保障体系构建的理论创新研究[M].吉林:吉林大学出版社,2015:10.
- [8] 李冲,史曙生,刘路.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治理现代化:内涵、阻碍与发展路径[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8,52(11):23-29.
- [9] 汪晓赞,杨燕国,孔琳,等.历史演进与政策嬗变:从“增强体质”到“体教融合”:中国儿童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政策演进的特征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2020,56(10):3-10.
- [10] 马玉芳,李勇.关于我国实施“体教融合”的体制难点及制度设计的研究[J].体育与科学,2014,35(3):88-92.
- [11] 王登峰.新时代体教融合的目标与学校体育的改革方向[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20,44(10):1-4.
- [12] 钟秉枢.体教融合背景下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完善的路径研究[J].体育学研究,2020,34(5):11-20.
- [13] 钟秉枢.问题与展望: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20,44(10):5-12.
- [14] 李爱群,吕万刚,漆昌柱,等.理念·方法·路径:体教融合的理论阐释与实践探讨:“体教融合:理念·方法·路径”学术研讨会述评[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20,54(7):5-12.
- [15] 孙成林.我国学校体育场地建设的问题与模式选择[J].体育文化导刊,2018(9):90-94.
- [16] 于世波,闫纪红,邰峰.我国学校、家庭和社区体育教育融合模式构建及实现机制研究[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42(2):273-278.
- [17] 杨国庆,刘红建.新时代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8,41(4):9-15.
- [18] 翟丰,张艳平.我国高校现行体教结合模式的比较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3,20(4):104-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