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本源、特征与传承方式研究Study on Origin,Characteristics and Inheritance Approaches of Chinese Traditional Ethnic Sports Culture
王智慧;
摘要(Abstract):
为进一步揭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本源与传承方式,运用文献资料研究与文本分析等方法进行分析。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原点是建立在农业文明基础上的文化体系,其传承机制严格恪守宗法制度,图腾、宗教等精神信仰构成了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精神力量,"一体多元"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整体特征和文化规训方式,社会变迁促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生变革;地域性、民族性、民俗性、苦行主义、重表演、重过程、轻竞技的思维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基本特征;传统的传承机制是建立在血缘和模拟血缘关系基础上的,而现代社会的传承主要是建立在契约关系上,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播范围主要呈现本土化传播和跨区域传播两种态势。
关键词(KeyWords):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本源;特征;传承方式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3BTY016);;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14YQ12)
作者(Authors): 王智慧;
DOI: 10.16063/j.cnki.issn1001-747x.2015.01.013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白晋湘.全球化视野下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1,25(3):34-36.
- [2]王岳川.大国崛起的文化资本沉淀[J].中国投资,2012(5):108-109.
- [3]杨存田.土地情结: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原点[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5):105-112.
- [4]马新.原始崇拜体系与中国文化精神的起点[J].史学月刊,2006(8):14-18.
- [5]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55-56.
- [6]王俊奇,喻慧荣,饶爱蓉.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形成的三大因素[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5,22(1):54-56.
- [7]刘梦溪.百年中国:文化传统的流失与重建[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4(1):1-7.
- [8]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78-79.
- [9]阎云翔.差序格局与中国文化的等级观[J].社会学研究,2006(4):201-206.
- [10]顾军.图腾的功能与图腾崇拜[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1999(1):44-46.
- [11]王智慧.图腾崇拜与宗教信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精神力量[J].体育与科学,2012,33(6):12-17.
- [12]田祖国.地域文化视域下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0,44(9):66-69.
- [13]汤立许.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分层评价体系及发展战略研究[D].上海:上海体育学院,2011:1-5.
- [14]抢花炮[EB/OL].[2014-01-12].http://baike.baidu.com/link url=j Efecve Q87CXd Nmg Bjw TG1Pq Tb Apm Th Di9FKr 8MKK6r Gd9J3vj HGCz Ty B9TA-m UY.
- [15]胡伊青加.人:游戏者[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
- [16]王岳川.大国文化安全与新世纪文化再中国化[J].当代文坛,2008(5):8-11.
- [17]张岱年.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J].党的文献,2006(1):95.
- [18]王莹,王智慧,张秋.身体锻炼与伦理的性:儒、道、医思想规训下的古代体育价值观[J].体育与科学,2013,34(2):34-37.
- [19]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7.
- [20]王岳川.文化强国与文化创新[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1-9.